锡林郭勒盟: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 推动牧民持续增收
今年,锡林郭勒盟以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不断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引导和鼓励牧民早出栏、多出栏、快出栏,实现收益最大化。截至12月11日,共计出栏大小畜815.0万头(只),同比增加14.8万头(只),增长1.9%,全盟牲畜出栏加工工作基本结束。
“不用担心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出栏季前,我家的300只乌珠穆沁羔羊就被订购了,与去年相比,每只羊多卖了400百块钱左右,比去年多收入10万余元。”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牧民那顺吉日嘎拉喜悦地说道。
今年6月,锡林浩特市举办首届“锡林郭勒草原羊”推介竞价会,会上,7家企业以活体每斤16.81元、酮体每斤36.5元的均价,与包括那顺吉日嘎拉在内的158户牧户签约,其中,酮体每斤36.5元的单价创近5年锡盟羊肉市场成交最高价。到目前,竞价出售的18180只订单羊全部交付企业,销售总额2137.9万元。
政府牵线、企业唱戏、牧民参与,根本目的是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扩大锡林郭勒羊销售渠道,推动实现锡林郭勒羊优质优价,切实将品牌溢价转化为牧民养殖收入的提升。
金秋时节,锡林郭勒盟面向全国公开开展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竞价授权,经过激烈角逐,苏尼特左旗乔宇肉食品有限公司、锡林郭勒盟绿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授权。年内,4家企业以竞拍价格向牧户收购草原羊4万只,加工生产锡林郭勒羊品牌授权产品后,推向全国中高端市场实现溢价销售,预计带动牧民实际增收500万元。
畜牧业是锡林郭勒盟传统产业、基础产业,更是富民产业、特色产业。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结构性调整,以延伸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主攻方向,持续优化畜牧业结构,不断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牧民增收致富。数据显示,2023年牧业年度,全盟肉牛存栏220万头,同比增加8万头;肉羊存栏1100万只,同比增加38万只(舍饲养殖)。
据了解,除了以品牌引领来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外,锡林郭勒盟将在提高畜牧产业附加值和产业链延伸方面发力,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肉羊屠宰精细分割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冷鲜肉制品、低温肉制品、营养保健肉制品、熟制品、火锅涮品、即食产品和烧烤产品等,争取多做C端产品,全面提升羊肉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