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锡林郭勒盟:打造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新引擎” 奋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当前,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机遇期。锡林郭勒盟积极扶持各类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动资源共享,规范行业管理,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带动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隆冬迎来瑞雪,在多伦县滦源镇,王连生和他的社会化服务团队一起清扫着积雪、清运着垃圾。两年前,大孤山村村民王连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滦源镇首个农民社会化服务团队,采取公司运营、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镇开展环境卫生保洁、户厕清掏等工作,滦源镇政府还将部分项目配套设施租赁或无偿移交给服务团队管理使用。如今,这支农村社会化服务团队逐渐走上正轨,承担着多伦县滦源镇9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环境美了,村民的心里也美了。滦源镇温塘河村村民王秀云说:“自从有了这个服务队,咱们村儿的卫生打扫得都可干净了,以前臭气熏天的厕所也变得干净了,大家伙儿都特别满意。”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多伦县不断加大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力度,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和村民的需求,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服务载体,加强队伍建设,让农村社会化服务团队逐渐走上精细化、专业化。目前,多伦县农村社会化服务包括农民自己组建社会化服务团队、村里组建社会化服务团队、城镇周边村组引入第三方公司进行服务三种模式。据了解,2023年以来,多伦县农村社会化服务团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服务2700余次,受益村民8万余人。多伦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王巨玺:城镇周边村组采取“公司运营+政府购买”的模式,其他村组采取“村办民营、民建民营”的模式,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队12支,并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000多万元,配套农村垃圾收储、清运设施,建设覆盖全县的生活垃圾转运站19处。按照“一支队伍、一把扫帚、一个标准”要求,初步实现了“户收集、乡村拉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机制。

  眼下正值牲畜过冬饲草储备的黄金期,阿巴嘎旗饲草料储备交易中心内一辆辆装满饲草的货车,正出发往各苏木乡镇饲草料储备基地。为实现应急抗灾救灾向制度性防灾减灾转变,2020年阿巴嘎旗积极探索政府建设、企业经营、部门监管的旗—苏木镇—嘎查三级饲草料储备销售社会化服务模式,建设了2个旗级饲草储备销售基地,5个苏木镇级饲草储备销售基地和26个嘎查级饲草储售点,每年储草3万吨饲草,可满足全旗50%牧户的紧急用草需求。在日常无灾情时,企业坚持薄利多销原则,为牧民提供覆盖各产地、多价位的饲草料选择,三年来完成饲草料交易36万吨,为牧民节约购草成本约1000万元。与此同时,今年阿巴嘎旗旗级饲草储备销售基地进一步延伸服务,引进了全混合配方饲料生产设备,为牲畜越冬准备了搭配丰富、更具营养的越冬“口粮”。

  为有效解决牧区兽医兽药资源短缺、基层防疫员积极性不高、牲畜看病就医不及时、成本高等痛点问题,阿巴嘎旗采取政府建设、企业经营、部门监管的形式,引进内蒙古伊克赛畜牧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政府招标形式购买强制免疫服务,强制免疫实现了高质量全覆盖。与此同时,企业建立了旗级兽医兽药社会化服务中心1处、苏木镇分所2处,配备B超、X光、远程会诊系统、急救车等医疗设备,可为牲畜开展疫病检测、采血化验、手术、上门诊疗等服务,不仅提升了牲畜诊疗水平和急救能力,还为牧民节约了运送成本。截至目前,已累计接诊病例4100余例,开展大小手术600余次、远程会诊2800余次、上门服务620余次,综合治愈率达到70%以上,挽回牧民经济损失约4300万元。

  群众需求在哪里,社会化服务就在哪里。为缓解基层群众生产作业压力,促进基层群众增产增收,阿巴嘎旗创新打造了兽医兽药、三级饲草料储运、新型职业牧民培训、牧业机械、种畜租赁、基层服务队、传统奶制品检测、肉牛托管代养、良劣置换等9类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积极探索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和机制,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初步取得了“三提升三降低”的成效,为乡村振兴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锡林郭勒盟紧扣服务三农三牧主题,重点推进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模式——“7+X”模式。其中,“7”为:牲畜改良及疫病防治、农牧业机械化、垃圾收集转运处理、饲草料储备配送、净水设备保养及维护、牲畜托养、户厕清掏及维护;“X”为:各地在重点推进以上七种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农牧民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增加服务内容,不断满足农牧户生产生活多样化服务需求。全盟各地围绕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3.39亿元,实施项目91个,通过培育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专业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谋划本地区社会化服务工作,各地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总体较好,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锡林郭勒盟13个旗县市(区)共组建服务队276个,比2022年底增加了189个;全盟13个旗县市区已有9 个地区(正镶白旗、多伦县、镶黄旗、苏尼特左旗、阿  巴嘎旗、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管理区)实现了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全覆盖,苏尼特右旗、太仆寺旗、正蓝旗、西乌珠穆沁旗覆盖率均在90%以上;2023年以来全盟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队共计开展服务8.5万次,共计覆盖农牧民群众89.8万人次。

  锡林郭勒盟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军:“通过培育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专业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谋划社会化服务工作,构建起了政府主导、苏木乡镇带头、龙头企业参与、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格局。使农牧民集中精力从事自己做得了、做得好的事情,把自己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划算的事情交给服务主体去做,逐步转变小农牧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着力解决劳动力短缺、生产器械落后等难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