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牛肉涨价供需失衡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牛肉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目前全国均价达到每公斤50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达到20%以上。究其不断涨价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根本因素在于供求失衡所致。由于肉牛生产能力不足,供给的增长跟不上需求的高涨,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其后市仍有上涨预期。
牛肉价格持续涨 连锁反应已显现
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增加,活牛和牛肉价格一直保持坚挺走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涨势明显加快。有关市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一般品种商品育肥牛价格每公斤保持在20元左右,优良品种育肥牛则达到每公斤22元以上; 11月底北京整牛肉的批发价格达到每公斤40元。牛肉价格经过2010年和2011年上涨后继续高位上扬。
据农业部定点监测数据显示,11月初,全国牛肉均价达49.19元/公斤,同比上涨26.3%;从各周价格来看,牛肉价格自2月最后1周开始持续小幅上涨,至10月末涨幅达到17.4%。11月底北京整牛平均批发价格比10月底每公斤上涨1.6元。
国家统计局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11月上旬,牛肉价格为每公斤56.5元,较10月上旬上涨1.0%,为涨幅最高品种,位居食品类涨幅榜首。受牛肉价格的波及,与牛肉相关的食品价格也出现了水涨船高。
牛源紧缺需求旺 市场供求现失衡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肉牛价格不断上涨虽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根本原因在于需求旺盛、供给不足。当前牛肉价格上涨反映了我国肉牛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供给的增长跟不上需求的高涨。
肉牛饲养业是传统的畜牧产业,但由于其成本大、周期长、风险高、效益差,近年来我国的肉牛养殖业逐渐萎缩。据调查,在传统的肉牛养殖地区,目前肉牛存栏量已急剧减少,许多养牛场、养牛户纷纷退出养牛行列。同时,由于市场牛肉供不应求,一些养牛场、养牛户大量宰杀母牛,使基础母牛数量明显减少,直接导致市场上牛源更加紧张,犊牛价格上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肉牛存栏为9657万头,到2010年下降到6739万头,降幅高达30%;近年来基础母牛下降幅度在15%-20%之间,如2010年全国基础母牛为3500万头,到2011年尚不足2800万头。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膳食结构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牛羊肉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现在我国牛肉消费量位居全球第四位,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供给不足。从产量上看,2011年全国牛肉产量为648万吨,比2010年下降0.9%;从存栏看,2011年肉牛存栏不足7000万头,其中能繁母牛不足2800万头,呈现严重短缺。由于肉牛资源紧缺,牛肉价格高涨,与其相关的屠宰加工企业开工率也明显降低,使整个产业形成恶性循环。
成本上升效益降 生产能力见滑坡
近年来,虽然我国牛肉价格高位运行,但养殖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使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养殖效益仍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之,我国肉牛产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不足,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后市价格仍高位 肉牛养殖前景好。
从消费需求看,尽管猪肉依然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力军”,但牛羊肉消费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逐步向国际“三三制”过渡(猪肉、牛羊肉、禽肉各占1/3)。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购买牛肉分别为3.78公斤、1.43公斤,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还比较低,消费增长的空间仍然较大。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国民经济收入达到人均1000美元的时候,牛肉消费日渐兴旺。
对于未来牛肉价格走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正值冬季,是牛肉的消费旺季,价格上行成为必然。受牛源紧缺,肉牛饲养周期长,消费旺盛,供给偏紧,人工成本增加,饲料原料价格上涨以及社会物价水平总体上升的影响,预计未来牛肉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量体裁衣定政策 促进产业快升级
业内人士指出,要确保今后牛肉价格平稳运行,同时提高肉牛养殖效益,还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肉牛养殖特点,量体裁衣制定具体的产业发展政策。为此,有专家建议,中国肉牛业发展战略需从“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当务之急是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养殖积极性,推进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从而保障供给,平衡产业链利益格局,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耕牛减少、肉牛增加、肉牛产业形成的初始阶段,产业链各关键点上的经济效益由上到下依次增加,利益分配不平衡。屠宰加工以后各关键点上的经济利益本应从后端获得,而现在收益的一大部分却来自产业链前端,打击了母牛养殖的积极性,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产业形成或者是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母牛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正常的应在肉牛养殖种群中占40%左右,才能维持行业良性发展,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恢复起来至少需要五六年时间。
为此,专家建议,首先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如建立良种母牛养殖补贴制度,加快推进优质肉牛的良种化进程,对优良肉牛品种引进、选育和使用优质冻精改良牛群给予财政补贴;采取政策性奖励机制,推进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以增加养殖收益、快速扩大生产,弥补产量缺口;推广集成配套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如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普及标准化屠宰与分割分级技术,开展精深加工、副产品利用和全程质量控制,探索不同生态区域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等。
今年,我盟肉食品加工企业,牛肉收购价格每公斤50.00-54.00元(下货归企业),同比增长55%以上,牛肉平均销售价为5.1万元/吨左右,同比增长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