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扩总量 转方式 增效益 上水平 继续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工业经济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思想不动摇,继续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继续扩大工业总量,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把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结合起来,把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把较快增长与提高质量效益结合起来,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谋求发展,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40亿元,增长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12亿元,增长2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420亿元,增长25.7%;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6%以上,完成“十一五”能耗下降 24.32%的目标。
主要工业品产量预期目标是:煤炭产量突破1亿吨,增长38.6%,发电量突破220亿度,增长14.8%;原油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并有所增长;锌锭10万吨,增长233%;氧化锗40吨,增长116% ;铅锌铜等有色金属16万吨,增长23%;水泥500万吨,增长57%;加工石材1200万平方米,增长17%、加工原木100万立方米,增长27%;加工牛羊稳定在900万羊单位;液态乳9万吨,增长39%;白酒2.3万千升,增长24%。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2010年,在确保现有企业稳产达产的基础上,促进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力争规模以上企业新增45户,达到430户,新增工业增加值66.5亿元。
煤炭工业要确保实现增量和提质的双重目标。全盟煤炭企业年产能达到1.3亿吨,年内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新增3000万吨,增加值26亿元。加快胜利、白音华、五间房煤田建设,为打造国家级煤电一体化基地奠定基础;抓好神华北电、大唐矿业、白音华蒙东、平西白音华、贺斯格乌拉等22户现有煤炭企业达产达效。进一步把褐煤干燥项目作为我盟煤炭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锡市、西乌、东苏、东乌等地区要率先抓好褐煤干燥项目建设,每个产煤旗县至少要在年内新开工一个褐煤干燥提质项目,年内褐煤干燥提质企业要达到15户,褐煤加工能力争取达到3000万吨,年内新增提质煤1000万吨以上。
电力工业要实现发电和供电同步增长。2010年,在建和建成投产电力装机1000万千瓦,风电突破200万千瓦;新增发电量30亿度、供电量10亿度,新增增加值7.3亿元。抓紧协调解决电力输出问题,促进金山坑口电厂早日投产;加快推进上都电厂三期项目建设,力争年底1台机组投产;加快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耗电工业,增加用电负荷,提高火电设备利用时数。
化学工业要利用好褐煤转化效率高的优势,尽快形成以煤化工为主导的支柱产业。重点解决好在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和技术支撑问题,促进大唐化工厂和乌拉盖尿素项目抓紧调试和建设,力争早日投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核准备案手续,全力推进东乌大化煤化工项目开工。年内新增甲醇70万吨、电石10万吨,新增增加值6亿元。
矿产冶金行业要进一步做大规模,为冶金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在现有生产能力稳产达产的同时,加快项目建设力度。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现有生产能力稳产达产的同时,东乌阿尔哈达铅锌矿、西苏垦博磊鑫铁矿、东苏铜钼矿采选等项目上半年要全部开工,年内主体工程完工,部分项目要力争投产;加快阿旗金地铜钼矿、西苏金曦黄金矿业、东乌融冠多金属矿采选等续建项目扫尾工程进度,上半年投产运行。这些项目竣工投产后,全盟有色金属日处理矿石能力达到5万吨,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创造了条件。加快推进东乌8万吨铅、10万吨锌冶炼、锡市蒙东锗工业园建设,年内力争具备投产条件,确保兴安锌冶炼达产,力争二期能够开工,使我盟有色金属冶炼能力突破40万吨/年,为伴生金属复选创造条件。
建材行业重点是确保现有企业稳产增产。年内水泥产量达到500万吨、加工原木100万立方米、加工石材1200万平方米,新增增加值4.3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业要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水平,培育建设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围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的要求,发挥纯天然无污染优势,依托若干个龙头企业实现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突出抓好工业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列入盟级的工业重点项目110项(续建65项,新建45项),项目总投资1423亿元(投资50亿元以上的7项,50亿元以下10亿元以上的30项,10亿元以下亿元以上的64项),计划年内投资395亿元,增长37.6%。其中,有15项列入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
积极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基础好、资源富集的地区,要高起点地谋划建设一批优势特色项目,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资源好但项目少的地区,要认真研究市场,进一步整合资源,将优势资源要素向实力强、有技术的企业集中;资源条件相对较差、重点项目少的地区,要围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谋划项目,跟上全盟快速发展的步伐,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项目核准和建设的力度。一方面要抓紧办理和完善项目核准手续,主要集中在矿山企业。手续不全的项目,所在地区和业主要组织力量,明确专人,积极汇报争取,年内力争在获得核准、完善手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要抓紧已核准项目的建设进度,主要集中在电力、化工、矿产冶金等行业。对于业主实力不强的,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尽快启动建设;对于市场需求变动较大的化工项目,应转化产品方案,抓紧建设,争取先机。
(三)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两化融合”,逐步实现由能源工业为主向“多元发展、多极支撑”转变,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当前要重点解决好风电送出通道问题,落实风电优先上网和国家补贴政策。在抓好现有14户风电企业稳产的同时,确保新建项目得到核准并开工建设。积极引进并开工建设佳昊智能梯度风电项目,推进风电利用技术创新。积极引进LED光电、高效储能电池等新能源项目,力争年内有所突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煤气化和活性炭项目,着力提高煤炭洁净、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促进通力锗业高纯氧化锗的稳产增产,加快引进和开工建设锗光学材料生产项目,延长锗产业链。年内建成投产多晶硅融锭切方,开发切片及电池、薄膜电池、太阳能光伏玻璃等产品,打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发电产业链。依托我盟丰富的玄武岩资源,推动玄武岩纤维项目尽早落地。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支持锡市神工制造、汉德风机叶片制造和庞大汽车改装达产达效,新增煤机设备20套、风机叶片300套、汽车车厢300台。
(四)大力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今年全盟力争新增工业中小企业200户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新增就业1.5万人。
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以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快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考评体系;降低工商准入门槛,简化项目审批备案手续;实施土地倾斜政策。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按照自治区每个盟市至少有一个亿元以上贷款担保公司的要求,年内各旗县都要安排300—500万元担保资金财政预算,注入盟担保中心。年内力争担保贷款突破1.5亿元。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继续实施“三百工程”(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一个园区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和一个区域发展百户民营企业工程),新上工业项目原则上要进园区,逐步实现集群式发展。
(五)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降耗。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约束性目标的最后一年,要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程、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三大工程”,确保全盟单位GDP能耗控制在1.907吨标煤/万元之内。
把好节能评估审查关。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今后,除关系国家煤电基地建设的煤电、煤化工等重大项目外,我盟新申报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超过1.907吨标煤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项目的准入。 抓好节能降耗重点工作。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的管理,分解落实重点耗能企业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加大推进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力度。年内选择1-2户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工作。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行业准入、能耗准入、清洁生产审核、差别电价、补偿奖励等措施,按期完成铁合金、水泥、电石等“十一五”淘汰任务。落实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继续加强对各旗县市区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加大节能专项资金投入。按照自治区考核要求,力争盟本级财政年内安排节能专项资金不少于500万元,且逐年递增,各旗县市区每年安排节能专项资金不少于50万元,且逐年递增。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力争年内建成2至4个产业特色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专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0个以上,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
(六)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是提高工业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今年,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并有新的突破。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年内组织实施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8—10个,完成投资18亿元,组织实施一批煤炭综采技改项目以及改善电网运行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能耗的城网农网技改项目。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组织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在褐煤提质和综合利用,金属冶炼和延伸加工,煤机、矿机、风机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今年,力争3—5户企业通过自治区级技术中心评审。重视抓好品牌建设。力争到年底,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个,自治区级著名商标达到20个,盟级知名商标40个,自治区级以上著名商标件数达到全区中等水平。
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应对危机保增长的任务仍然很艰巨。要进一步落实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搞好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切实加强铁路运力保障和工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保障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科学制定“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工业战线的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机关,以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服务全盟工业发展,努力完成今年工业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全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