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锡盟加快推进能源转化战略,以煤炭为基础的煤电、煤化工等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快速崛起,强有力地推动了锡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锡盟至山东济南、锡盟至江苏泰州的特高压通道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2017年形成送电能力。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综合利用锡盟煤电基地产生的大量粉煤灰和脱硫石膏,减少固废堆存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工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全盟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2014年,全盟现有火电装机621.6万千瓦,产生的工业固废总量为329万吨,综合利用16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51%,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为56.95%,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为29.32%。从利用方式来看,粉煤灰主要用于生产水泥和墙体材料,脱硫石膏主要用于生产纸面石膏板、石膏粉。特高压电源基地配套的煤电项目满负荷运行后,预计全盟年粉煤灰和脱硫石膏排放量将达到2000万吨。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如果不加以合理有效利用,将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二、存在问题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需求、区位交通条件及其它相关因素制约,锡盟粉煤灰综合利用目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为:
一是综合处置比例低,2014年全盟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为56.95%,低于全国70%的平均水平;
二是综合利用形式和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建材产品生产等传统利用途径,利用结构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
三是综合利用领域开发不足,尤其是对大规模、高附加值化的利用途径探索不足;
四是缺少综合利用配套支撑体系,包括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应用研究、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等配套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三、我盟粉煤灰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将有力促进京蒙工业固废跨区域协同利用。7月3日,工信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把锡盟列为10个钢渣、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和脱硫石膏协同利用重点地区之一和9个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之一,我盟有3个工业项目被列为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建设项目。锡盟地处北京正北,与京津冀有着良好的地缘关系,可以以此为契机,展开全方位的争取和对接工作。以资源供给方式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中去,既能为区域发展提供优质建筑材料,也能为锡盟消化粉煤灰提供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2、“一带一路”愿景,惠及欧亚经贸大通道建设及锡盟建材出口。欧亚经贸大通道的建设将有力促进建材产品的出口。欧亚经贸大通道的加速建设,势必为锡盟发展以粉煤灰为原料的建材产品出口解决了运输难的问题,将使锡盟建材出口到蒙古、俄罗斯甚至欧洲国家变得更为顺畅。
3、资源综合利用退税政策调整,将大大激发粉煤灰市场潜力。2015年6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部委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财税〔2015〕78号),对水泥行业利用废渣生产水泥、熟料享受资源综合利用退税有了新的规定,放宽了42.5及以上高标号水泥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的条件,新政策将综合利用废渣比例由原来的30%以上调整为20%以上。
4、借力冬奥会申办成功,承接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河北省政府正在抓紧编制实施以崇礼赛区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锡盟与张家口地缘相近,可以借助冬奥会举办之机加强交流,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进步。奥运会举办前,会有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奥运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将是主要驱动因素,建材产业将会受益。
(二)面临的挑战
1、经济下行,建设量趋于萎缩。受经济下行影响,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减少,各地建设量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市场需求乏力导致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制造业受影响较大。作为消纳粉煤灰的大户,建材行业整体的不景气必然影响到对粉煤灰的需求。
2、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使粉煤灰利用在应用领域形成可替代性。水泥和混凝土行业消纳的工业废弃物主要是矿渣和粉煤灰,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其他工业废弃物的利用也呈现上升趋势,如水渣、钢渣、矿渣、煤矸石、硅粉,甚至还有磷渣、钒钛渣等各种冶金渣,广泛应用于水泥原料和混合材、混凝土掺和料、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中,正在打造国家级钢渣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因此对粉煤灰的需求构成了一定威胁。
3、外运成本过高,粉煤灰在外部市场缺少竞争力。锡盟地处我国北部边锤,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锡林浩特市到北京的公路运输距离约600公里,到长三角地区则更远。若通过公路将粉煤灰销往北京市场,仅运输成本就在百元以上;若将粉煤灰销往长三角地区,由于距离远,公路运输成本高,只能考虑铁水联运的方式,运输成本超过二百元。因此,运输成本成为了制约锡盟粉煤灰外运的关键因素。
四、几点建议
(一)将粉煤灰综合利用纳入全盟“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国土、住建、交通、环保等部门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将粉煤灰综合利用纳入规划范围。国土部门加强对自然资源开采利用的管理,采取措施减少粘土砖生产取土,引导煤矿利用粉煤灰和脱硫石膏进行露天矿坑回填,并完成生态治理;交通部门引导公路施工企业在煤电基地电源点周围100公里左右范围内,利用粉煤灰替代粘土修路,减少路基建设取土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住建部门出台措施,限期禁止粘土砖生产,加大对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砖、粉煤灰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和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鼓励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等企业综合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环保部门出台约束电厂等粉煤灰排放企业综合利用责任的措施,督促火电企业对产生的粉煤灰加大自身综合利用力度,完善粉煤灰储、装、运系统,包括加工分选、磨细和灰场综合治理等设施。
(二)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抓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鼓励锡林浩特、西乌旗、蓝旗、阿旗与京津冀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和合作,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创建示范企业,打造特色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促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以粉煤灰综合利用为切入点,通过产学研结合,实施重点项目,促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三)加快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综合利用企业来我盟投资建厂。争取电源点企业投入运行的同时,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能够同时投产。我盟被列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对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及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经济增长点意义十分重大。引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企业,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重大示范工程和重大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增长与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