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持续开展“我帮企业找订单” 全力推动装备制造供需对接 实现新能源装备上下游企业协同配合、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依托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大力招商引进风电装备领军企业,中材、明阳、三一等国内风机叶片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全盟风机叶片总产能达到1300套/年。为确保企业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好,充分发挥政府全方位服务职能,持续开展“我帮企业找订单”活动,政府牵头协调调动各方资源,推动供需企业双方建立紧密联系机制,搭建企业供需“直通车”,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装备企业协同合作、紧密联系、一体化发展。2024年全盟三家叶片企业累计落实订单511台,其中盟内订单479台,本地化采购率达到94%,全部实现全额满负荷排产。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建设”,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工作部署,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应用新能源,到2023年底新能源并网装机1971万千瓦,居全国地市级第三位,年发绿电378亿度,居内蒙古首位。全盟在建待建新能源规模超千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全盟新能源装机规模将突破3000万千瓦。

  借助紧抓快干新能源的历史机遇,锡林郭勒盟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装备制造等关联配套产业”,盟委、行署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锚定“风光氢储”产业链精准招商,明阳智能、上海电气、海装风电等一批领军企业投资兴业,风机整机产能700万千瓦以上。推动远景能源氢能装备产业链制造基地、三一锡林郭勒零碳智造产业园、明阳大兆瓦叶片制造、中慧新能源机舱罩、四合光能高效单晶硅棒切片、盛日光伏组件、璟程电缆等项目落户,中国船舶集团(锡林郭勒)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首批产品下线,10MW机舱变压器、5MW储能变流升压仓制造能力填补全区空白。远景能源、元动新能源、中船风帆、中车、中科恒源储能电池制造项目以及赣锋锂业电芯及PACK制造项目相继投产,碳酸锂、磷酸铁锂、储能变流器、锂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芯等项目加快建设,实现从锂资源开发到储能电站一站式布齐,在全区率先打通了锂资源全产业链,填补了全区碳酸锂产业空白。京能查干淖尔、大唐多伦等风光制氢示范项目开工,一批绿电氢氨醇项目加快推进,风光氢储装备制造走向规模化、高端化,全产业链配套能力走在内蒙古前列。

  为推动新能源装备企业紧密协同,打造紧密型产业链和产业集群。2021年以来每年由行署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全盟新能源装备供需对接会,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积极帮助盟内新能源装备企业搭平台、找订单、拓市场,引导新能源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产品,推动上下游企业建立购销合作紧密联系机制。2023年全盟风机主机实际产销量、产值和本地化采购率均居内蒙古首位。2024年盟内主机企业与风电企业签署订单525台,主机本地采购率达到100%;叶片企业全部实现全额满负荷排产,塔筒、机舱罩、锚栓、电缆以及发电机、齿轮箱、机舱变压器、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升压等配套零部件基本实现能产尽产、应用尽用,形成了从风机主机、配套零部件与新能源企业上下游紧密联系、一体化推进、组团集群发展新模式。

  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将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链断点、堵点,紧盯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深入开展风光氢储全产业链精准招商,大力引进新能源装备大部件、零部件及原辅材料生产、控制系统、配套设备制造等项目,持续开展“我帮企业找订单”活动,合力培育做强做优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逐步打造“服务全区、辐射三北”产业集聚区。

上一篇:
下一篇: